Search

#攝影評論【與19世紀的台灣相遇——數位潮流下,老派底片的再發現與再使用】
2016年,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攝影評論【與19世紀的台灣相遇——數位潮流下,老派底片的再發現與再使用】
2016年,一批由加拿大海斯汀家族拍攝於1865至1916年間台灣、保存尚稱良好,共127片玻璃版底片,被發現且回到台灣,這些珍貴的底片讓我們看見西方人視野下,19世紀、晚清時期的台灣社會景象,及其背後來自帝國、宗教與軍事力量介入的痕跡。

攝影術的誕生,讓人們能穿越時空與過去重逢、更接近歷史,但除了「考古」,這些底片還有什麼意義與可能?為什麼在數位相機大行其道的今日,各種底片沖洗技術仍然存續並進步?

沈昭良從《台灣攝影史的黎明》出版、日本國寶壁畫保存的故事,到當代諸多使用古典技法的作品,指出底片攝影不只是一種懷舊情懷,其具備的物質性、材料性與檔案性……,持續吸引一代代攝影師在概念、手法不斷創新應用。https://bit.ly/3gbIcQf

★提供觀點,促進思辨,#贊助報導者:http://bit.ly/2Ef3Xfh

#底片 #玻璃版 #攝影 #歷史 #台灣影像 #報導者


Tags:

About author
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台灣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歷史性改變,不論是新舊世代的價值變遷,或者新舊媒體的典範轉移,對新聞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戰。 然而,無論挑戰多麼嚴苛與艱難,我們依然對新聞工作充滿熱情與信念,並且知道台灣社會需要一個能以真實而深度的報導,去挖掘重要議題、監督公共政策、推動進步價值,拓寬我們的國際與文化視野的媒體。 因此,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站:報導者。 「報導者」這個名稱說明了我們將回歸新聞工作的初心與本質,致力於具有手作質感的深度報導;而做為網路新媒體,我們也將勇於探索網路新工具與呈現方式,重視網路的公共性與開放性,並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。 更具體而言,「報導者」會關注三大領域:在地議題的深度調查、國際與中港專題、文化與思想報導/評論。 「自己的新聞自己救」,我們深信,除了犬儒、失望與憤怒,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,我們必須勇敢地往前走出一條不同的路,開始一場台灣的新聞小革命。
《報導者》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。秉持深度、開放、非營利精神,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。
View all posts